葉聖陶先生說:教師之為教,不在全盤授予,而在相機誘導。陶行知先生說:好的先生不是教書、不是教學生,乃是教學生“學”。然而,“沒有愛的教學,宛如無水池塘,終将群鮮枯竭”。當學生感受不到老師的愛,不信任老師的時候,便難于接受老師的教育和引導。“愛學生,取信于學生,從而引導學生”——這是邱秀麗老師的教育理念,自踏入教育行業以來,她就在用心踐行這一理念,對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進行不斷探索。
邱秀麗,講師、工程師,建築與電氣工程工程學院專任教師。主持廣西自治區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;主持廣西自治區級教學改革A類項目1項;主持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1項;參與自治區級教改項目3項;參與自治區級在線開放課程建設1項;參與廣西自然科學基金1項、市廳級科研項目3項;獲2019年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第五屆教學成果獎二等獎、2020年教師教學質量考核優秀獎;指導學生獲中國國際“互聯網+”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自治區級銀獎3項、銅獎2項;指導學生獲BIM大賽全國二等獎2項、廣西一等獎1項;指導自治區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2項。

關愛學生,做學生的良師益友。她性格溫和,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像朋友交往,很多學生都親切地叫她“邱姐”或者“秀麗老師”。她在擔任15工程管理2班的班主任期間,與學生相處融洽,在學生入學第一年的中秋節,她選擇與學生共同度過,讓不能回家的學生感受到班級的溫暖。作為任課老師,她課後也經常與學生交流關于家庭與父母、孝心與努力、眼前與未來等話題,關心和關愛也換來了學生的信任,與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。
改革教學,引導學生不斷進步。在與學生交流中,利用思政教育引導學生的學習熱情。在課堂教學中,采用問題式教學或任務式教學,引導學生思考和學習。例如《工程識圖》這門課,她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“鋼筋模型制作”作為實踐教學,讓學生在“做中學”,引導學生學習興趣;并且利用實踐基地的實體模型進行現場講解,把複雜問題簡單化,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。除了學習,她還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或比賽,學生取得了多項表彰和獎勵,所帶班級團支部獲得“五四紅旗”團支部、先進班集體等榮譽;還指導學生獲中國國際“互聯網+”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自治區級銀獎3項、銅獎2項;BIM大賽全國二等獎2項、廣西一等獎1項;以及指導自治區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2項等,讓學生通過不同的路徑提升能力。
夯實自己,提高教學科研水平。她在教學和科研上刻苦鑽研,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專業技能。在教學水平提升方面,積極參與廣西中青年教師能力提升、ppt制作、慕課錄制等培訓,并将掌握的技能用于教學中。如針對《結構設計軟件應用實驗》這門課,錄制了一套框架結構建模操作視頻,形成在線課程素材,為學生提供了課後自主學習和複習的資源。在教學上積極進行教學改革,改革後的《工程識圖》課程被認定為廣西自治區級一流本科課程,同時還主持廣西自治區級教學改革A類項目1項,參與區級教改3項,參與區級在線開放課程建設1項,并獲得2019年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第五屆教學成果獎二等獎、2020年教師教學質量考核優秀獎等榮譽。在科研上緊跟學院的發展方向,從事裝配式建築相關技術研究,主持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1項;參與廣西自然科學基金1項、市廳級科研項目3項;并參與裝配式混凝土建築技術教材的編寫。教研相長,她認為作為一名專業教師,必須要了解行業熱點,提升科研能力,在教學上才能舉重若輕,信手拈來,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。
讓學生心裡有愛,眼裡有光,并明确前行的方向,這就是最好的教育。為此,她将不懈努力。